当理论界还在感叹中国曾经丰厚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并对是否存在“第二次人口红利”争论不休的时候,成都已经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未雨绸缪,并希望通过健康产业发展,来发掘潜在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成都市日前公布了《成都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7)》,提出到2017年,成都将成为集健康保健、养生康复与健康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健康之都”。在接下来的8年内,全市将重点发展7大领域,总投资超600亿元,最终惠及千家万户。值得关注的是,其面对的群体既有病患,也包含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试图以健康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借此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打造“健康之都”,当然可以看着是成都医疗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意义恐怕在于:当理论界还在感叹中国曾经丰厚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并对是否存在“第二次人口红利”争论不休的时候,成都已经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未雨绸缪,并希望通过健康产业发展,来发掘潜在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学界普遍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红利”功不可没。而这种“人口红利”还与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由于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相当于为城市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有学者估计,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中有27%的贡献来自于这样的“人口红利”。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有不再“剩余”的那一天,这就是所谓“刘易斯拐点”。专家预测,我国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将在2015年前后停止增长。与此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体人口比重,在2015年接近10%,相应地出现人口抚养比从下降到上升的拐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不可避免,且会越来越“老”。
对成都来说,对这种“人口红利”消失的危机感可能体悟更深。城乡统筹的推进,使得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瓦解,城乡居民逐步共享平等的公民权力和福利水平,那种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可能性加快消失。当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模式转型,能够获得新的增长源泉;通过新型城市化,促使农民向城市大量转移,也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但10年、20年后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展如何突围,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有经济学家相信,在“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还存在“第二次人口红利”。因为在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将产生的新的储蓄动机,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新的储蓄来源。当然要让老年人拥有资本积累,成为市场的投资者和消费者,需要发展教育培训,需要有利于积累的养老保障制度。有研究表明,如果把现行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改为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也就是提倡“主动养老”,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的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老年人也不啻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拥有市场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成为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供给。
当老龄社会来临,当每个人都对自身的健康都倍加重视,健康在内的养老产业也就成为一个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比如,按成都出台的规划,7大领域51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600亿元,健康产业年均增长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政府的投入显然只能抛砖引玉,长袖善舞的社会和民间资本才是“掘金”的主角。由此派生出的产业“蛋糕”,无疑也属于“第二次人口红利”。
总之,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我们没有理由不抢占滩头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