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1969年出生,1987年中学毕业后投身于农业,1995年承包水口粮所加工厂,开展从事粮油购销贸易。2002年成立了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自有加工厂和有机种植水稻生产基地,通过走“公司+基地+农户+农机+科技”路子,成功推出了“水中鲤”有机米和“秋杨富硒米”品牌,得到国家绿色食品的认证和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钟振芳,生于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大和村,现任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原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95年开始做粮食加工生意。2003年,钟振芳出差到上海参加一个博览会,他注意到一种叫有机米的价钱比一般米贵好几倍,但还是卖得很快。他后来了解到,这是一种用高科技手段种出来的米。这让从小就梦想科学种田致富的他开始有了新念头。于是,钟振芳开始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回来后便承包土地打造粮食基地,并成立了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走科技种田之路。
用自己的商道,做最好的农民
1987年,农民出生的钟振芳中学毕业,先后做过一些小生意,也赚了一些小钱。1993年,粮食市场在实行统购统销的同时,允许个人自由贸易,钟振芳开始做粮食贸易,正式涉足粮食生意。可到了1995年,粮食市场完全放开后,粮食贸易的利润开始薄弱了。到了1997年,粮食价格低廉,农资成本不断攀升,种粮越来越艰难,“谁种田,谁负债”的现象让农民对种粮逐渐失去了兴趣,耕地抛荒现象普遍。
2000年,农村出现了田地无人耕种,农民纷纷进城打工,昔日热闹的农田变得冷清,钟振芳感受很深刻。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要做自有品牌,自己种水稻加工成大米,打上自己的商标,开始把农民撂荒的土地收集起来请人耕种。周围的人看到钟振芳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却要去种田,都劝他不要自找苦吃,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农民苦、农民累、农业生产风险大”。而钟振芳却觉得,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人都要吃粮食,现在种田的人少了,将来粮食肯定会值钱。他一头扎了下去,当初创业只有5000元起家,承包了1000亩土地,并于2003年注册成立了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为当地解决了1000多个劳动力,进行粮食深加工,还注册了“水中鲤”商标。到了2007年,他的水稻生产基地已经有16800亩,销售门店遍布各市县。
2005年,钟振芳第一次试种有机稻,在惠阳区平潭镇租了700亩地作为试种基地。在市农业局、惠州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当年11月,有机稻收割时,每亩单产316公斤,每亩一造获纯利润约1700元,产品成功销往深圳、广州、东莞等地。之后,钟振芳先后在惠城区、惠阳区建设有机稻试种基地,并逐年扩大种植面积。2006年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县(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直接带动农民3000户,每户每年增收1500元。钟振芳坚持走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绿色有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致力于优质、健康粮食的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发展有机农业、保健农业,另辟蹊径闯出了一条种田新路子,带动了惠州、汕尾、河源等地的农户种植优质粮。
2006年,由于台风碧丽斯带来暴雨,他的企业如期收购和收割了跟他们有合作关系的2000多户农户的 3000多亩稻谷,而企业基地里的1000多亩稻谷却全部泡在水里,加上仓库、农业机械等不同程度受灾,共损失近200多万元。他感叹地说:“没想到搞农业有这么大的风险”,在他有些犹豫,在揣度种田这条路行不行得通时,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又重新树立了信心,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年实现了大丰收。钟振芳说自己上学时没有学到很多农业这方面的知识,为此不得不下大力气来补课,他称之为“上学时不读书,现在要猛读书”。参加了华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培训课程后,他大开眼界,种起粮来也更得心应手。这次到北京领奖,他还专门去了清华大学参观。
凭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公司发展的需要,这些年,钟振芳将很多丢荒地都开垦出来,并联系当地的农户进行耕种。2007年他看中惠东一块面积2000亩、丢荒20年的耕地,通过多方努力,这2000亩土地也纳入耕种范围。海纳现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种植,这些年海纳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农业机械化设备,目前海纳农业机械拥有量已经达到556套,并引进了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的水稻激光平田和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
钟振芳对粮食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别人丢荒,他开荒租种,成为惠州出名的开荒种粮的开荒“牛”——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努力发展粮食生产,以不断开荒复耕来扩大公司的种植面积,哪里有荒地他就出现在哪里,使北大荒的精神在海纳再次绽放了光彩,如今,钟振芳用自己的商道铸造了15万亩水稻王国。
科学种田,将无污染进行到底
钟振芳曾说他科学种田有“三招”。第一招是集约化生产经营。在扩大粮食生产过程中,钟振芳从农民手中盘活及租用了大量农田,不仅向农户付租金,还返请农 民在自己的农田里当“农业工人”,直接受益的农户达3万户。
第二招是推广农业机械化。从机耕、育苗、插秧、收割,到烘干、加工,实现了水稻种植、加工全程机械化,既节约了成本和人力,又提高了效率。目前,海纳公司拥有各种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556台(套),价值1000多万元。
第三招是依靠高科技发展农业。海纳公司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不断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通过各方面努力,“水中鲤”系列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并获评广东省著名商标和广东省名牌产品,通过有机种植的大米目前每公斤售价达25.6元,市场供不应求。
心系家乡,为父老乡亲谋利润
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十大标兵,受到中央多家媒体宣传,钟振芳一下变得家喻户晓。不过,钟振芳成名之后,没有忘记宣传家乡。“尝尝我们生产的富硒米,还要尝尝我们惠州的梅菜,头晕什么的就擦点百草油试试。”当钟振芳被评为标兵上北京领奖时,他带去的礼物让大家耳目一新。
原来,这些年钟振芳非常注重品牌建设,他除了生产普通大米,还生产有机米。特别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秋杨富硒米”,以其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受到广泛关注。当他将这些产品展示给大家看时,大家对这位年轻的农民刮目相看。
更让人意外的是钟振芳不仅展示自己公司的产品,他还将惠州的特产如梅菜、百草油等送给参会的代表,并向他们介绍惠州的情况,趁机宣传惠州,让到会的代表对这位惠州小伙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中科院一位负责人看到钟振芳的朴实,主动和他交谈,并决定和他进行“院地”合作,由中科院专家直接和海纳联系,进行高科技产品试验。
钟振芳对种粮,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自从事种粮事业以来,他一直心系着粮食和农民,切切实实发展粮食生产、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创办企业之后,经过8年的租地—种粮、开荒—种粮,使公司的水稻种植基地面积越来越大,从开始的1000亩扩大到现在的15万亩。
海纳公司壮大了,钟振芳不忘回报乡亲。钟振芳通过统一向农户提供良种、有机肥、生物农药,统一进行机械化耕种并统一收购,极大减轻了农户的压力和风险。现在和他合作的农户有些年收入达到10-30万元不等,人均年收入也由几年前的700元到现在的 70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他“要做就做最好的农民,做能帮助别人的农民”这一承诺。多年来,海纳公司切切实实发展粮食生产,2011年,产粮10万吨。全年辐射带动25000户农民发展绿色稻种植,其中直接带动7300户,实现户均年增收4200元。通过特效带动作用,一年内打造10万元年收入农户20个,30万元年收入的农户3个。带动周边地区粮食产业规范化发展,形成便捷、高效、节约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而且从中带动一大批人再就业,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勉励青年 创业要经验和理念相结合
谈到创业钟振芳说很多年轻人刚出社会就跃跃欲试,想一圆老板梦,经验和理念的结合十分重要。不能怀着一颗就业的心去创业,只有斩断退路或后路才有可能走上富人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诚信为魂,天道酬勤”的经营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技能、创业经验的缺乏,让创业之路显得荆棘满布。在这个时候往往就要在细微处发现机会,在没有希望的地方创造机会,并能用正确的方法争取成功。
“尊上扶下,海纳百川”是钟振芳的商道。他曾说:“稻田里的一个水洼用于养鸭,鸭吃田里的虫实现稻鸭共育;山脚下种上草莓、杨桃,在一座小山上养上野鸡;充分利用有机稻和山泉水建一座酒厂;游客可以直接在无污染的稻田旁用餐,这里种植的米、养殖的鸡鸭都是有机的,我要把这片土地打造成有机生态农庄。”这就是他未来5年内的蓝图。
所获称号:
2006年4月,获得“惠城区劳动模范”称号;
2007年4月,获得“惠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7年10月,获得“广东省青年生产经营标兵”称号;
2007年12月,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
2008年5月,“2007年广东品牌年度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08年4月,惠州设地级市二十周年贡献奖;
2008年4月,“感动惠州”2007年度人物;
2009年4月,被评为惠州市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村技师;
2009年5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5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6月,获得“广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
2011年4月,获得惠城区首届“创业人才——创业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