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专家视点 >> 正方 站内搜索:    
   

李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http://www.rkwh.org/2010年4月12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字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人口是“全部经济社会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口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不断创新人口理论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程 

  古往今来,我国始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长期在20%以上。纵观古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时期,人口再生产总体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传统类型。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使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增长迅速进入快车道。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达到5.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3‰。此后,我国人口连续突破6亿、7亿和8亿,平均每8年增加1亿人,人口再生产进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阶段。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为倡导计划生育奠定了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多次谈到计划生育,指出:“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实现有计划的生育。”10月,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明确指出,“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后来,由于受反右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和技术条件等诸多限制,计划生育工作遭受大的挫折并一度停顿。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增长转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5年)。我国在城乡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框架。1982年,计划生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内涵。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在这一阶段,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下降到1995年的1.8左右,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10.55‰,较好地平抑了第三次出生高峰,总人口控制在12.1亿。同时,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阶段: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1996—2005年)。1996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8左右,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将主要任务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4年,国家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国家制定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据。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89‰,总人口控制在13.1亿。人口增长1亿所需时间延长至10年。这一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探索建立起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三阶段: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阶段(2006年以来)。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及“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个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满意程度普遍提高。2008年末,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14‰,自然增长率为5.08‰,总和生育率继续保持在1.8左右,全国总人口为13.28亿。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风雨历程和艰辛努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第一,人口数量有效控制,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如果维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我国现有人口将超过17亿。计划生育成功改变了我国人口发展的轨迹,全国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通过劳动力的充足供应和储蓄率的提高,对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以上。2008年全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如果多生4亿人,那只有人均2200多美元。在人口数量有效控制的同时,提升了人口素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第二,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缓解。据测算,如果维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减少20%以上,碳排放量按年人均3.8吨计算,将比现在每年多排放15亿吨。 

  第三,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从改革开放初的4.5年提高到8.5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45.7%,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4000万左右。人类发展指数从改革初期的0.53上升到2005年的0.78,世界排名从1990年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第81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中国是做得最好、最有成效的国家。 

  第四,为世界人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5%,是影响世界人口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认真履行对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就来之不易。它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全体人口计生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更是自觉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无私奉献的结果。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推动改革、谋划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要以这一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实现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必须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必须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人口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 

  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2033年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达到9.9亿)、老年人口(2047年达到3.2亿)三大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及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但是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条道路”,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个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三个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促进“四个转变”,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促进工作机制和方法的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紧约束将长期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国情不变,基本国策也不能动摇。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人口再生产具有很强的惯性,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要科学审慎地对待这个问题,保持人口长期均衡的发展。 

  二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口素质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已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起,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人口文化、技能、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是着力解决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口结构,概括起来就是要解决好“男女老少”问题。“男女”是指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我们要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严查“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五项措施,加快构建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老少”是指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积极、健康、和谐”地应对老龄化问题,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是优化人口分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2008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达两亿。未来二三十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全面加快、人口迁移规模最大、活跃程度最高的时期,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必须进一步优化人口分布、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新修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布,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大举措,要全面贯彻落实。

公告栏
喜讯!广东省人口文化"...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
广东产假增加50天&"...
广东省2016年度“"...
促进会新闻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2017.4.14"...
全国资讯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规划引领 "...
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
   
   
相关链接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梅东路8号2楼 电话:020-8730313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 - 2020 rkwh.org,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 主办 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 http://www.rkwh.org 粤ICP备09221956号